英石“丑”之美在于自然独特
英石之“丑”,非言语与审美情趣受主观因素所折射对石之感触,而是突破人赋予的外在因素,以及事物形式美的规律,石之真实朴素自然的存在。正所谓丑中见拙,拙中见雅,雅中见秀,秀中见雄,雄中见神韵。
对英石之“丑”的推崇,首推宋代苏轼,在米元章“瘦,皱,漏,透”的四字赏石真言上加一“丑”,谓之: 石文而一丑字,则石千态万状皆从此出。
中国人欣赏石,比西方人欣赏抽象雕塑具有更丰富的内涵,不在石的形似而在神似,取其韵,审其神,正所谓品石,谓之七分形似兼七分神似,形似而神不散,神似而形不似,大朴不雕,大象无形,更重在赏它们千姿百态的意趣美,意韵美,从形而重动感,从动感而重势气,从势气而重意境,从意境而回归自然,艺术出于自然而高于自然,古拙苍朴,不雕不琢,石本一方,谓之顽丑。
英石之“丑”,石之“顽”,玩的是心性,脱离了人的主题,其他均是表象。率性而为谓之道,得其天性谓之德。
猜您可能还要找:与“自然”相关的内容
上一篇:英德与英石的历史文化
下一篇:这两款英石,你认识吗
发表评论